云南能投集团350MW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开工建设

开工仪式
10月28日,西南地区首个高海拔山地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云南能投集团350MW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在安宁市正式开工。云南能投集团、煤炭产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均宣布项目开工,滇池度假区党工委书记、昆明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郭颖,安宁储能项目专家委员会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原副校长、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席光教授,云南能投集团总裁、副董事长谢一华,安宁市委副书记、市长浦泰,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行长俞兆强,中信银行昆明分行行长曹亚明,中国能建云南院党委书记、董事长何远成,中国能建湖南火电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汤子龙,光大银行昆明分行副行长刘宏,恒丰银行昆明分行副行长朱先涛,云南能投集团财务总监、董事沈军出席项目开工仪式,云南能投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志祥主持。

云南能投集团、煤炭产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均宣布项目开工
安宁35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选址昆明盐矿,总投资18.72亿元,项目通过“低谷蓄能、高峰释能”原理实现灵活调节,储能时长8小时,额定功率放电时长5小时,年利用小时数不低于1500小时,年发电量可达5.25亿千瓦时。

云南能投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志祥主持开工仪式
王志祥表示,该项目是云南能投集团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点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推进“绿电+储能”深度融合,填补省内长时物理储能技术空白,提升电网对大规模绿电的接纳能力,为绿色铝、光伏硅材等全省重点产业提供稳定绿电保障,为高原地区新能源消纳与电网稳定运行提供“能投方案”。

安宁市委副书记、市长浦泰致辞
浦泰表示,昆明安宁350MW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对于安宁市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项目建设,以一流的服务保障让项目顺利实施,期望与能投集团以该项目为新起点不断深化合作,寻求更多更大的共同发展机遇,形成更多丰硕成果。

西安交通大学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席光致辞
席光教授表示,昆明安宁350MW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顺应高原地区清洁能源就地转化、消纳、增值的发展趋势,将有效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协同运行模式,为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关键支撑。项目专家委员会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智库合力,对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方案、风险评估等关键环节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证和评估,为项目提供行业一流水平的专业技术支撑和决策服务。

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行长俞兆强致辞
俞兆强表示,中国银行作为该项目最重要的金融合作伙伴和首家提供大额授信支持的银行,将继续秉持“金融为民、扎根实体”的初心,充分发挥中行集团全球化、综合化优势,集中最优资源、提供最全方案、打造最快通道,全程全力为项目建设、运营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金融支持。

中国能建云南院党委书记、董事长何远成致辞
何远成表示,作为项目EPC总承包牵头方,中国能建云南院将始终恪守“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建设理念,整合全产业链资源,发挥联合体协同优势,聚力攻克关键技术,将本项目铸就为技术领先、管理精益、品质卓越的高原储能典范,为云南省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贡献“储能样板”与“能建智慧”。
省国资委、省工信厅、省科技厅,昆明市工信局,安宁市相关部门,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省院士工作站、昆明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安宁供电局,建设银行昆明城北支行,上海电力监理咨询、安永中恒工程造价咨询,以及能投集团总部相关部室、相关所属企业负责人参加仪式。
拓展阅读——
变废为宝:废弃盐井的“能源重生”
昆明安宁350MW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创新利用云南盐业昆明盐矿退役盐穴资源,打造“地下巨型充电宝”,为我国高原地区完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盐穴储能方案”。在昆明盐矿数十年开采留下的地下空间中,四口退役盐穴正迎来“能源重生”。这些直径数十米、深度超百米的地下腔体,凭借密封性优、容积大、稳定性强的天然禀赋,成为储气储油的理想载体。“我们通过一系列地质勘探分析和力学稳定性评估,精选昆明盐矿An1-An4四个退役盐穴作为储气库腔体,设计运行压力7MPa-9MPa,为项目提供安全可靠的储能载体。”储能公司副总经理张晓磊介绍说。
项目如同大型“电网充电宝”,夜间用电低谷期,利用富余电能驱动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至盐穴内储存;用电高峰或新能源发电波动时,释放盐穴中高压空气推动透平和发电机组发电,实现“低谷蓄能、高峰释能”的灵活调节。压缩空气储能占地面积小、储能时长优、建设周期短,且绿色环保,是新型储能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和组成部分。
项目采用350MW高原型盐穴先进绝热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主要建设内容为空气压缩系统、透平发电系统、储换热系统、供水系统、升压站等系统和设备。配套建设一座220kV升压站,通过42公里线路接入昆明普吉变电站,全面融入云南电网调度体系,待建成投产后,将承担调峰、调频、黑启动等多重功能,成为保障电网安全的“稳定器”。
技术突破:助力云南储能产业多元化发展
针对高海拔地区空气密度低、昼夜温差大等技术难题,能投集团组建了项目专家委员会,依托西安交通大学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整合设计院、设备厂家技术资源,研发高原型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实现多项关键技术突破。项目通过对压缩空气储能方案的完善和系统优化,实现高海拔大型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的首次工程实践,推动压缩空气储能产业发展,为高原环境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更值得关注的是,项目创新构建“源盐储”一体化模式,打造压缩空气储能与新能源、盐矿生产深度融合标杆示范工程。通过回收利用末段低品位压缩余热,使项目综合能源利用效率达到70%。同步建设的智慧电厂系统,将实现与云南电网智能协同调度,实现智能生产运维。
战略意义:为云南新型电力系统完善“破题开路”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云南作为全国重要清洁能源基地,风光新能源已经成为仅次于水电的第二大电源,但风电、光伏的“间歇性、波动性”给电网稳定运行带来挑战。盐穴储能项目犹如电网“稳定器”,能有效平抑新能源发电波动,提升电网调峰调频能力。项目建成投产对构建和完善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其一,保障电网安全稳定。项目建成后将承担调峰、调频、调相、系统备用、黑启动等多重功能,为大规模新能源消纳提供“缓冲垫”,缓解云南电网调峰压力。其二,促进能源结构优化。通过降低火电调峰依赖,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型,助力云南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其三,培育新兴产业赛道。以示范项目带动盐穴储能技术标准化、产业化,为培育新兴产业赛道,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