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永昌硅业“工业硅生产重构”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发布时间:2025-09-08 点击量:1

生产一角

首炉出硅

生产图片

今年以来,面对工业硅市场持续低迷的严峻形势,永昌硅业主动识变应变,将 “工业硅生产重构” 作为扭转经营不利局面、筑牢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抓手,围绕原材料采购、生产组织、工艺指标、生产操作、人力资源、海外市场开拓等 6 个关键环节,系统性制定优化方案、精准打出降本增效 “组合拳”,全面推进生产全流程重构升级。经过一段时间的扎实推进,公司生产指标实现持续优化,成本管控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为进一步打通生产环节降本减亏通道、抵御市场风险奠定了坚实基础。

原料采购重构“源头” 压降成本。硅石采购上,结合生产实际对硅石验收指标进行科学优化,采用精准分级、按级竞价的方式组织采购,打破硅石采购壁垒,硅石采购价格下降50元/吨,创近年新低;在还原剂采购上,持续推进低质、低价还原剂采购渠道开发,通过优化还原剂组配,达到碳质还原剂降本及杂质元素精准平衡的目标各类碳质还原剂采购价格吨均下降了100元以上在降低采购成本上,持续实施“快进快出” 的库存管理机制,有效减少库存资金占用,从供应链各环节为压降采购成本开源节流。

原料配比优化“技术” 挖掘潜力团队通过反复试验,深入分析不同原料配比对技术经济指标、安全环保及能耗水平的影响,在保证原料杂质元素平衡、各项指标稳定的前提下,以低价的低粘煤、粉焦等替代高价的中粘煤、颗粒焦,压降生产成本300元/吨;积极探索利用干法脱硫产物参混碳酸钙粉进行湿法脱硫,在脱硫效率、副产品产出量保持稳定的情况下,湿法脱硫成本降低5元/吨。

工艺指标提升,“升级” 提效节能。聚焦新建项目核心设备优化改造,对配料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有效提升了冶炼供料准确性与稳定性,有力地促进了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持续优化提升;结合实际对主收尘风机运行频率进行调整,日耗电量降低约 3000 度,节约用电成本约980 元/天。此外,公司还对工艺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对存在的设计缺陷和问题进行了整改,实现了生产效率与节能效益双提升。

生产操作强化,“管控” 优化指标。公司构建起全流程、立体化的生产管控体系,通过强化生产过程中的负荷控制、料面控制,实现电极深插、减少冶炼盖火次数,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热损失、碳损失和硅挥发损失,进一步优化提升生产指标;在产品精炼、精整环节,通过加强管控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和精准率,降低了产品非生产环节的损失。

人力资源优化,“改革” 激发活力。通过明确岗位权责、推行横班制改革、培养一专多能的岗位操作人员等方式,优化人员配置,压降用工成本,持续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以加强班组长培训、岗位“师带徒”、新型学徒培训等为载体,进一步提升一线管理人员生产管控能力及生产岗位员工操作水平,规范高效的进行生产操作,助力降本增效。

海外市场开拓,“全球” 寻找增量。为实现市场多元化,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提升公司工业硅品牌知名度及国际影响力,永昌硅业积极探索工业硅国际出口业务,目前已经锁定部分化学级工业硅出口订单,与欧洲某高端铝合金企业积极磋商长期合作。在国内工业硅市场行情持续低迷的背景下,永昌硅业积极融入国际市场,成功实现了产品库存压降及销售效益提升。

永昌硅业“工业硅生产重构”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增强了公司在行业波动周期中的抗风险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筑牢了可持续健康发展根基。下一步,永昌硅业将加大新炉型电炉的工艺参数优化力度,加强技术升级与创新,持续提升员工操作技能水平与班组长管理能力,不断优化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争取新建项目早日达标达产。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日新中路616号云南能投集团集控综合楼 电话:+86 0871-64980000 传真:+86 0871-64981111
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滇ICP备13005863号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