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向“新”而行,以“质”致远 ——绿能集团以实干实绩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发布时间:2025-08-08 点击量:1

在云南绿色能源建设的浪潮中,绿能集团锚定目标,乘势而上,秉持适应新变,聚力攻坚的精神,向“新”而行,用一连串创新实践勾勒出绿色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图景,充分彰显国企的创新担当与时代作为,为能投集团绿色能源产业壮大作出新贡献。

以产业创新开拓“新赛道”

绿能集团勇于突破单一产业局限,在多元协同中构建发展新生态。锚定能投集团“三个足够多”战略要求,在稳固光伏主业的基础上,全力推进“风光储”多能协同发展,大姚南山坝30万千瓦/60万千瓦时电化学储能项目创造“63天全容量并网”的省内纪录,投产当月即完成容量市场交易,让“新能源+储能”模式从构想变为现实。同时,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积极布局研究“绿电+氢(氨)”等跨界融合领域绿色能源新业态,探索“光伏+乡村振兴”“光伏+生态治理”等特色发展路径,推动绿色能源从单一发电向多元应用跨越,实现多能协同发展,为产业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以技术创新激活“新动能”

科技创新是绿能集团突破行业局限的关键利器。面对特殊场景的能源开发难题,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成果丰硕。沧源公司创新研发“一种净空限制条件下机场光伏箱变”技术,成功攻克机场周边光伏项目建设的技术难题,为特殊区域能源开发提供了可行范例。大姚公司光伏基地用无人机吊装技术提升施工效率,更创新设计“架空输电线路铁塔基础倒角施工装置”,一举解决传统陶挖工具费时费力,施工速度慢、工艺差、修补成本高等问题。南山坝300MW/600MWh独立共享储能项目基于跟网型、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路线,具有成本低,循环寿命长,耐高温,安全性高,无污染的特点,电池循环次数不低于6000次,保证储能电站长 时间安全稳定运行。这些技术在实际项目中的成功应用,不仅体现了绿能人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更让科技成为推动绿色能源高效开发的有力支撑,为产业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以运维创新打造“新优势”

绿能集团在运维管理中精耕细作,推动从“扩规模”向“优效益”转型。深化“三精管理”,建立从设计源头到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控体系,设计导则规范设计源头,通过设备集采、资金统筹等措施实现降本增效;提升自主核心运维能力打造自主核心运维团队,破解运营碎片化难题,持续降低运维成本;运用AI等数字化工具优化电站管理,让每一度电都创造更大价值。而“两个细则”提质增效举措的落地,更让每个项目都成为效益增长的支点。

以管理创新提升“新效能”

绿能集团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在管理方面积极革新,构建高效有序的管理体系。打造“三力总部”,强化总部在战略引领、专业支撑和高效执行方面的能力,同时明确所属企业“两主体、两中心”定位,让总部与下属单位协同发力。在成本管控上,深化“三精管理”,从设计源头控制成本,通过前期工作框招、EPC总包优选、设备集采等措施,以高效成本控制和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升为抓手,实现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成本集中管控和穿透式管理。全方位的管理创新,不仅激活运营每一环,更筑牢企业核心竞争力。

以党建创新凝聚“新合力”

红新闪耀・能创未来”的党建品牌,是绿能集团将红色基因转化为发展动能的生动实践。通过“三级联学”机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把“5·31”坚、储能项目建设等重大任务纳入“双融双创”清单,以“书记领办项目”“党员突击队”等载体让党旗在项目一线飘扬,实现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2025年上半年圆满完成“5·31”阶段性投产目标,投产8个项目88.31万千瓦。同时,打造“清廉光伏・阳光工程”监督品牌,构建4+2”联动监督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选树“绿能之星”激发奋斗热情,到1+N”结对帮扶提升基层党组织活力,党建创新正凝聚起上下同心、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

向新而行,步履不停。绿能集团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产业创新拓展边界,以技术创新突破瓶颈,以运维创新夯实根基,以管理创新提升运营效能,以党建创新凝聚力量,为云南绿色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让绿色能源的光芒照亮云岭大地。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日新中路616号云南能投集团集控综合楼 电话:+86 0871-64980000 传真:+86 0871-64981111
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滇ICP备13005863号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