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三中全会精神,推动“一体化发展”大家谈——电投公司陈嘉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了全面部署。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按照《决定》提出的重要改革举措,做学习贯彻《决定》精神部署的行动派、实干家。把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谋划推进公司深化改革各项举措落地见效。结合对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和对集团年中工作会工作部暑贯彻落实,电投公司就解码落实集团“一体化发展”部署的认识、思考和举措如下:
一、对一体化发展的认识
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要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国企要在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更大作用。年中工作会上,胡均书记提出,要充分认识把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价值和机遇挑战,对“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全价值链提升,培育竞争新优势新能力”进行重点部署。电投公司深刻认识集团当前推动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认为这是落实全会精神,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关键举措,是集团未来产业布局和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电投公司将积极主动思考,迅速坚定落实。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大变局,能源发展面临深刻变革,“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深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能源安全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三中全会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改革目标,能源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发展提速、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提速、能源价格机制改革提速。面对机遇挑战,省委省政府锚定“3815”战略,提出加快推进绿色能源强省和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建设。集团把握机遇,聚焦主业产业推动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和产业间一体化创新耦合,以一体化发展、全产业链整合协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大步迈向全国一流绿色能源集团的有力举措。
电投公司深刻认识到,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竞争。竞争力根植于价值链基础,企业能否赢得并保持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是否理解和培育价值链,企业活动是否符合整个价值链要求。一体化发展具有把产业链价值最大化的显著优势,带来的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使不同产业和产业上下游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做强规模体量,增强控制力、影响力。带来的放大效应和乘数效应使产业上下游减少信息沟通障碍并降低交易成本。带来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耦合以及产业间不同业务创新组合,使发展获得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同样重要的是,一体化发展能有效摆脱单一产业单打独斗,在快速变化市场中被动随周期大起大落的不利局面。我们认为,一体化协同发展能织密产业链,产业以“网”、“链”形态布局比单一“点”形态布局更具安全性,更具韧性,更抗风险性,且更具竞争优势,就是对全会“打造自主可控产业链供应链”的落实。集团部署一体化发展,将对增强核心竞争力、核心功能,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推进一体化发展的思考和重点布局
年中工作会上,胡均书记对集团管理人员提出要强化“三种思维导向”、提升“三种能力”。电投公司认真落实集团二次党代会精神和二次创业部署,积极主动思考、解码细化落实集团十四五战略。提出建设“具有优势竞争力的清洁电力企业”的发展愿景,做强发电、售电、配网、储能、综能、电力聚合商等电力全产业链业务,获取产业链、价值链竞争优势。承接落实集团至2027年“两个四、两个一”发展目标,电投公司解码细化,力争至2025年,参控股装机突破700万千瓦,年利润8亿元目标。至2027年,实现参控股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年利润15亿元目标。目标既定,一体化发展就是实现目标的关键路径,我们重点思考推动以下方面。
(一)强化重点区域“一体化”生产力布局
《决定》提出要推动国有经济要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按照“两个联营”方向,充分发挥能投集团和煤产集团一体化协同优势,公司积极谋划打造具有功能规模和竞争优势的“四个基地”。
一是以红河区域为重点,打造滇南清洁综合能源基地。主要措施是加快推进红河扩建70万先进机组明年一季度投产,红河电厂一、二期130万千瓦清洁煤电强化与小龙潭煤矿煤电联营,夯实小龙潭煤矿电煤基本盘,稳定煤电企业双方经营预期,实现产业链最大价值。继续争取配置70万千瓦新能源资源,实现清洁煤电与新能源一体化发展增值效益。探索实施与解化化工、纺织工业园等供热联营,发挥火电送出调节优势与区域内新能源企业联营,实现清洁煤电与其他产业耦合发展,培育新业态增长点。
二是以曲靖区域为重点,打造滇东“风光火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主要措施是助力煤产集团曲靖地区煤炭产能释放,煤电联动启动曲靖电厂三期(1-2台70万千瓦级)先进煤电机组建设前期研究,争取形成区域内250-300万千瓦清洁煤电发电及备用能力。同步启动并加快宣威抽蓄项目(120万千瓦)建设,推动煤电争取新能源配套建设,积极探索在原恩洪电厂厂址建设电化学储能(20万千瓦),在曲靖区域打造500万干瓦清洁发电规模,夯实“风光火储”多能互补一体化发展。
三是以昭通区域为重点,打造滇东北煤电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当前重点是做好威信煤电一体化,增强煤与电的能源保供能力。提升巩固120万千瓦煤电发电能力,加快释放240万吨清洁煤炭产能,一体化推动电厂与煤矿协同扭亏脱困,打造集团煤电产业新的增长点。积极思考推动区域内两个集团更大范围、更大规模煤电一体化协同布局发展。
四是以保山区域为重点,打造滇西“风光水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夯实苏帕河流域、龙川江流域和大勐统河流域的梯级水电站调节,在滇西区域积极开展中小流域水电并购整合,争取光伏开发资源,争取中小抽水蓄能电站(30-50万干瓦)开发机会,按“风光水储”一体化争取区域形成200万千瓦以上清洁发电能力,积极创新推动与集团保山区域硅产业“源网荷储”一体发展。
(二)发挥集团电力、煤炭两大产业优势,壮大煤电一体化联营
坚定落实集团煤炭统一集采部署,壮大规模经济,增强“议价”和“溢价”能力。
一是一体化联营增强电煤供应安全保障。推动集团曲靖和昭通镇雄、威信地区煤矿,每年长协煤任务量优先支持保障曲靖电厂、威信电厂,强化集团火电企业电煤供应链安全,实现煤电内部协同效益最大化。
二是增强煤电市场化协同,理顺内部市场、价格和交易机制,电厂长协煤以外市场煤量价确定符合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原则,支持集团煤矿煤种煤质分级利用,电厂积极通过加强精细掺烧管理,托底消纳煤矿自产低质煤,提升综合效益,合作共赢。
三是以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做好集团内部跨区域煤炭调度互济,实现更大范围区域的市场化电煤资源优化配置。比如用小龙潭褐煤替换补充先锋煤矿供曲靖电厂长协量,增加煤矿效益。
(三)创新推动新型“一体化”发展模式
积极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发展。今年电投公司试点云县增量配网按“有源带储配网”建设,仅在配网内自建近750千瓦分布式光伏,减少从南网下电,就实现度电价差由-0.12元跃升至0.06元,探索出了配网盈利新模式。把“星星之火”推广复制,今年还将建成呈贡电力装配园和丽江智慧有源配电网,培育公司盈利新业态、新模式。将积极探索在集团能源和其他产业富集区,更大范围推进区域跨行业“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积极推进“电力综合服务商+”一体化业务,建强电力市场化交易专业能力,整合集团电源和负荷资源,统一提供市场化购电售电及增值服务,一体化协同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积极探索按分布式能源+电力聚合商、虚拟电厂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在负荷集中、可短时中断负荷及大型综合商业体、小区等,“网格化”、“单元化”打造区域性负荷侧的电力聚合商、虚拟电厂。同时,将积极思考更好发挥集团新能源产业、化工产业、运输物流产业协同优势,以红河电厂氢能重卡运煤为切入点,探索发展“氢能+”一体化应用创新试点落地。
三、增强一体化发展的能力保障
电投公司深刻认识集团一体化发展战略部署重大意义,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来保障一体化发展在电投落地见效。
一是提高站位,强化全员一体化发展理念。深刻理解并认真落实集团以“更高的格局、更开阔的视野、更宽广的胸襟”做好一体化的要求,在电投公司上下凝聚一体化发展共识、增强全局观整体观,算大帐、总帐、长期帐,全员一致形成落地见效的具体行动。
二是持续强化支撑一体化发展的保障。做好一体化发展组织和人力保障,提高组织执行力。建立完善一体化发展制度,探索建立公平公正,高效协同,互利共赢的一体化工作新机制。
三是切实增强一体化发展的市场能力和创新力。主动顺应能源市场化改革方向,不断增强自身市场化能力建设。近期重点增强对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电力现货交易、电价改革等方面市场政策分析研判、交易组织和专业化能力建设。增强创新力建设,积极融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主动作为,不断因地制宜培肓电投新质生产力,一企一策发展新装备、新技术、新应用,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
四是围绕一体化发展,打造公司文化“软实力”。以一颗公心,公平公正推动一体化发展,营造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奋斗进取的积极向上企业文化。凝聚全员团结实干,推进一体化发展尽快落地见效。
电投公司将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为指引,全面落实进一步深化改革和集团一体化发展各项部署,将以问题和结果为导向,强担当,重举措、明目标、求实效,助推集团高质量发展迈向全国一流绿色能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