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企业文化 > 能投刊物 > 能投文苑 > 其他

【评论】赵振王:能投文学里的诗歌元素(序)

发布时间:2022-05-12 点击量:1

 

我曾在去年秋季编辑出版的《云南能投集团作家协会会员作品集·散文卷》里,写下一篇题为《能投文学之旅》的序言,说明和叙述了能投作家协会成立的初衷、经历和发展的简要过程,此项内容,在这里就不再作赘述。

如果说,“散文卷”是为了迎接云南能投集团成立十周年而特设的一个铺垫,那么,“诗歌卷”就是欢庆“能投十周年”的一朵小花、一面彩旗了。当时,“散文卷”出版之后,我就在“能投作家”群里,分三次向大家发出了“征稿启事”,可以说,“诗歌卷”出版准备的工作远比“散文卷”要做得充分,足足用了半年时间。期间,大家精心创作,踊跃投稿,用一颗颗真诚的心、一枝枝虔诚的笔和一腔腔真情的血,抒写下了自己所热爱的工作岗位、所钟情的火热事业、所放飞的诗歌梦想。作为编者,最能够体会得到作者所付出的心血、所抒发的情感和所表达的对云南能投的爱意、情谊和希望。

正如在开篇的《光伏人》一诗里,诗人白帆这样告诉我们:“当黑夜来临/电灯,给我们送来光明/诗意撞击我的胸膛/我要赞美你/辛勤的光伏人”。光伏,即太阳能发电,能投的光伏发电,主要分布在远离集团本部的河北、山西两个北方地区,对于我们未曾到过的人来说,那种大面积的光伏发电“阵势”,本身就是一份份殷切的期待、一首首美妙的诗歌。只有诗意不断地“撞击”我们的胸膛,才会有美的诗篇频频出现。在光伏这个领域,同时还有许以智、邢成富两位作者均有诗意表述,同时,又多了一位退休返聘的唐敏红,让我们感到光伏人那种特有的热度。我历来主张不论什么文体,作者一定要用心书写和抒写好本职岗位、讲好自己所承载的不同项目和专业上的人和事、精气神,不祈求一下子就讲得多么到位、如何精彩,但是,一定要学会讲和坚持讲下去,通过不断的历练和努力,总会在某一年的某一篇(首)作品里把各自所在“板块”的人和事讲得很出彩。

这次集合在一起的诗歌爱好者中,邹仕华、赵运祥、杨海云、夏冰、那云宏、晏开志等作者,以较为深厚的创作功底分别给我们捧出佳酿,如夏冰的诗词,已经形成自己的风格,足以代表“古风”创作的走向,来自苏帕河公司的赵琳以及退休了的水电工人张明亦是这个领域的佼佼者;以黄荣梅、毛祁平、罗文夫、王咏梅、赵小燕、师光升、侍维、罗宣友和郭中华等为代表的作者已构成了能投诗歌的中坚力量,在能投文学队伍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李波、王红燕、郭东香、紫馨月、丁建博、胡小宇、易虎、蒋德凤、李绍成、蒋焕云、赵云艺、李陈莲王石元、滕洪超和邢成富等一拨后起之秀,皆属青年才俊,很有培养前途。宽泛地说,老中青三代诗作者并驾齐驱,已经具备厚积薄发、前景大有可为之势。

云南能投集团在每一个阶段或时期,都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建设成就和发展奋斗的里程碑,作为能投作家协会的每一位作者,大家都在努力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倾心创作,为能投人而写、为能投事业而歌,同样留下了举足轻重的文章和作品,“散文卷”与“诗歌卷”两个作品集的出版,足以证明能投作家存在着的某些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不夸大自己的作用,却也不忽略我们文字所显示出来的力量。

在这次公开征稿中,亦有部分作者未见投稿,不知何因,也就不作勉强的要求,做任何事情都会存在缺憾,请大家给与谅解与批评。

随心文字,落笔为证。是为序。

2022221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日新中路616号云南能投集团集控综合楼 电话:+86 0871-64980000 传真:+86 0871-64981111
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滇ICP备13005863号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