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是个永恒的话题。在当今社会,想要经济持续高效发展,就要在发展过程中摆脱“利益至上”的诱惑,真正树立“生命至上”的意识,将安全责任扛在肩上,落在行动上,将安全生产视为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这样,发展的基石才能更加稳固,经济才会更有生机和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所有企业都必须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将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每个企业的发展都是由一名又一名员工共同扛起,在企业各项制度、管理、投入到位的情况下,每个员工都需将各自的安全责任落实到位才能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安全发展。而对于电力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而言,身边处处是隐患,那要如何切实落实自身安全责任呢?
落实安全责任,安全意识必到位。作为生产一线人,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就是培养正确的安全观念。所谓安全,简单来说就是员工平平安安走进生产现场,平平安安走出生产现场;是生产零违章;是设备稳定运行;是遵章守纪严守安全红线。在开始某项作业时,要先用心考虑各种安全隐患和危险点,事先做好预防措施,作业中时时处处牢记安全,克服麻痹大意、三心二意、马马虎虎的思想。加强对安全的重视,才能实现亲人朋友对我们“高高兴兴上班,安安全全回家”的渴望,才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只有从思想上提高认识,让安全根植于心中,把做好安全工作当作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才能从根本上防患于未然。
落实安全责任,重在落实。走进生产现场,到处都能看到类似“安全重于泰山”的标识语,“防触电”、“防摔倒”的标志。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的将这些看在眼里,刻在心里,落实到实际生产操作中? 细节决定成败,一顶安全帽,一双绝缘靴,一个小螺丝的松动,这些本以为无伤大雅的小东西,小问题往往才会引发蝴蝶效应,并最终在我们的生命里留下浓重的一笔,更甚至于结束我们的生命。
因此,在开展每一项工作时,作业人员首先要全面考虑各种危险因素并做好防范措施,严格执行“两票三制”的工作制度,用实际行动践行“安全生产”观念。一切行动要服从安全管理人员的监督,遵守公司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等规定,真正做到安全零容忍,一切从细节入手,不放过一丝安全隐患,拒绝一切违章操作。“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不能只是口头空谈,只有从实际出发,坚持“我要安全”,重视安全,从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才能让安全实实在在着陆。
落实安全责任,仍要创新与进步。“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从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的一次又一次更新,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的逐渐减少可以看出我国的安全制度越来越规范,全民的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高,但这些并不意味着所有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已尽善尽美,不意味着事故将不再发生。客观来看,我们不能完全阻止事故的发生,只能尽最大能力消除安全隐患。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一线工作人员必须吸取前辈们的经验,结合生产现场实际情况,不断发现新的安全隐患,并寻找合理的解决办法,切实做到把已知的安全隐患消除在摇篮中。
安全责任的落实主体可大可小,大到整个社会,小到任何一个人。作为电力生产一线人员,身上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我们在为人民无私奉献时也要时刻重视自身生命,切实落实自身安全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企业,社会,国家稳定、持续、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