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辟“红河班组”栏题,读者或许会感到新奇,顾名思义,“红河班组”就是专门为红河发电公司的作者提供的一次发稿机会。去冬今春以来,收到各基层所属公司作者的来稿十分丰沛,可谓稿源滚滚,佳作不断,故而亦出现了作品排队发布的拥堵现象显得异常突出,每个工作日发布一位作者的作品,实在不能满足稿件消化的需求。此前,已经不断变更发稿方式,以“五人行”、“诗重奏”、“三八特刊”等形式,集中作者、集结作品,采用“集体出征”的做法发布作品,却依然缓解不了对作品的消纳。这次以“红河班组”闪现,下次又会以什么栏题出现呢,请大家拭目以待。

茶赞
紫馨月
古人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佳话,也有“宁可三日不食,不可一日无茶”的美谈。可见竹与茶乃修身养性的佳品。然而,若仅就有利于身体健康方面而言,两相比较,到底是茶更胜一筹。
作为品茶第一课不可不识的大佬之一---陆羽,是后人所称赞的“茶中之仙、茶中之圣”,他所著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陆羽在《茶经》中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尔雅·释木》释“茗茶”:“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可见,茗或茶,得依据采茶时间而定,“茗茶”之别,不能轻易混淆的。
除有早晚采茶的分别,四季之茶何为最好也颇有讲究,“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唤作谷雨茶,又叫二春茶。这个季节的茶叶,鲜美肥硕,色泽上好,吸收了最好最多的雨水,却又不因此失味,因而叶质更加柔软,香气也更加诱人。因此,谷雨茶才是茶中精品,“茶煎谷雨春”的说法也渐渐传播开来。
白居易在《山泉煎茶有怀》中说,“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无由”二字,写出了品茶人的随意与淡然。泠水坐酌,舞扇文墨,一整套煎茶工序下来,主人与宾客间的距离便悄然拉近了几分。与酒的浓烈不同,茶自持清意,撷取、灌洗、冲泡、舒展、再洗……步步工序缺一不可,由此,才成就一壶清丽脱俗的好茶。赏茶人不会诟病步骤繁琐,对他们来说,全神贯注在煎茶这件事儿上才好呢,待呈上精心煎出的好茶时,所有的言语便都化作了盏中的缕缕茶香,细呷一口,怎一个“爽”字了得!
“赌书消得泼茶香”,是清代才子纳兰容若的佳句,爱茶者无人不知。诗中典故出自《〈金石录〉后序》的“赌书泼茶”。主人公李清照、赵明诚夫妇琴瑟和鸣,同是读书和饮茶的狂热粉。闲暇时候,夫妻二人以“赌书”的方式,决定饮茶先后。所谓赌书,是出一典故,考问其出处,答中者先饮,但赢者往往因为答中太过欣喜,每每将茶水洒于自己身上。由此,“赌书泼茶”成为千古佳话。
饮茶的滋味,可意会不可言传,即“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茶带来的特殊感觉,甘醇、绵长、惬意,可谓妙不可言!沉醉在茶的世界里,品茶悟道可观自在,闲云野鹤恰似那茶中无事小神仙。
梨花
李杰
云南的春天是个花海,香气四溢。然而,面对五颜六色的各式花卉,我却对梨花情有独钟。
眼下正值梨花盛开的时节。梨花花色洁白,开花时满树的花朵,像极了冬雪的银装素裹。走进梨园,盛开的梨花团团锦簇,层层叠叠缀满了枝条,晶莹透亮的花瓣,淡雅、高洁,阳光下点点银光,比雪景还要更胜几分。在阳光的沐浴下,千树万树梨花齐绽放,银波琼浪,带着淡淡的清香。
梨花盛开的浪漫,是世间难得的唯美图画。古时候人们常用梨花来表达爱情,代表其纯洁、美丽。梨花的开花量比较大,基本上是先花后叶,正因如此,那种纯洁而盛大的场景,唯有爱情可媲美。当然,也有人认为梨花花色洁白,有些单调,少了些许的热闹和繁华,所以梨树很少在庭院或家门口栽种,只有梨园才是最佳的观赏之地,也增加了踏春的野趣。
除了象征纯洁,梨花还有泪花、寂寞、惆怅的心情的寓意。梨花在春末凋谢,加之谐音“离”,所以梨花大多蕴含着离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又是一种悲伤之花。古代文人墨客常以梨花为原型入诗词歌赋,以梨花的淡雅朴实来寓指爱情和离愁,唐朝·邱为就有《左掖梨花》诗传世: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在暮春的梨园,与满树的洁白相对,尽管偶有感伤,然终究是一场美的盛宴,让人流连忘返。春有百花争妍,我还是独爱梨花的白!
谷雨
仲召召
“雨生百谷,夏将至。”谷雨,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过完谷雨我们就将迎来夏天。谷雨时节,冷空气跟暖湿气流的交汇,这将会带来几天的降水,这几天已经陆陆续续下了好几天雨。
空气湿漉漉的,这样的天气,植物最喜欢了。你看,初插的秧苗已经完全适应了新的环境,立在雨中,很是享受的样子;浮萍自在地躺在水上,在微风中画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竹笋迫不及待地破土而出,长成不让你吃它的样子;春茶在这样的气候里形成其独特的风味。一杯谷雨茶,其滋味无声传达给你大自然的语言,你需要闭上眼睛去交流、去感受。雨的声音、土壤的呼吸、风的心跳……都是这一杯茶的温度。洛阳的牡丹开始吐蕊,高山的杜鹃即将凋败。时令就是这样,有人相迎,有人相送,来来去去,把日子充实,把时间着相。
古人在期间获得农耕的信号,填饱了肚子;今天的你我,希望能够尽情发挥感官的官能,用心感知时节的变化,学习万物如何应时生长,如何顺势而为。

论“安全感”
王玺竣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身边的人和你说这样的一句话“我没有安全感”。那么安全感究竟是什么?怎么样才能有安全感呢?
百度百科中给出安全感的释义是这样的:安全感是一种感觉、一种心理;是来自一方的表现所带给另一方的感觉;是一种让人可以放心、可以依靠、可以相信的言谈举止等方面所带来的主观感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自己是否有安全感呢?
前几天在某网络视频上看到了一位留学生关于安全感的一段激情演讲,诱发了自己对安全感的深思。其中有这么几句“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我们好好工作会有物质上的安全感,好好学习才能有期末考试中的安全感,互相信任那是爱情的安全感,安全感的本质是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和生活进行的一切等价交换”。当听到以色列人民在饱受战争折磨带来的不安全感时;当因为乘坐飞机,安全着陆而鼓掌庆祝时;当听到叙利亚留学生还被称为难民,渴望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时;当看到全球新冠疫情爆发,他国人民会因为不能得到有效救治,死亡人数逐日增加时;当看到俄乌冲突,乌克兰人民为求得生存四处逃难时,此时的我们会因为我们是中国人而感到无比的骄傲,无比的幸福。我们在强大祖国的庇护下,每个人都会有强烈的安全感,这是国家给予我们生活的安全感。
作为电力生产一线的员工,那么怎样做我们才能有安全感呢?如何能够将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安全设施的完备、齐全可以给予我们视觉上的安全感;检修措施落实到位、现场设备可靠运转、系统参数稳定运行可以给予我们心理上的安全感;较强的技术水平,较高的专业素质,规范的操作流程,这是同事给我们的安全感;设备的合理选型、安装,清晰的标志标识、逻辑保护的正确投入,这是设备给予我们的安全感;现场作业环境的清洁、作业区域照明的充足、安全逃生路线的设置,这是环境给予我们的安全感;两票制度的严格执行、三讲一落实的认真执行、操作规程的清楚明了、齐全的规章制度、完整的台账记录,这是公司的管理给予我们的安全感。
安全是最大的效益,安全是最大的稳定,安全是最大的幸福。强大的安全感是我们所有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我们每一位最值得拥有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