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观看《正风肃纪反腐云南实践》等系列专题片,参与云能国际纪工委开展的廉洁警示教育周活动,感触到人世间的千姿百态,令人深思的是如何能让风清气正常绿常青!
正风肃纪,风清气正。这里的“风”,指党风、政风、世风、民风、学风、作风等;这里的“气”,指骨气、志气、节气、正气、民气、人气等。古往今来,古今中外,从国家、民族、社会,到政党、社区、财团等,均重视风气建设,构建良好风气。奋发有为,需要风清气正;战无不胜,依托风清气正。如何做到正风肃纪的长久、风清气正的延续?
要文以载道,突出廉。“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该“道”为中庸之道,是一种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至高道德,是天地、人伦之道。道不远人即为此道并不排斥人,人可以通过心诚修炼而成此道,旨在鼓励人努力向道靠近,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伦理水平。道并不脱离人们平实的生活,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人都能知能行、易知易行的道理。以文化的力量引领党员干部增强自律性,守住道德底线,注重清廉,拒碰高压线,传递对腐恶的鞭挞和对正气的颂扬。
要广接地气,追求实。“风行于上,俗化于下。”风者,国风也,由上流社会引领;俗者,民俗也,在百姓当中扩散开来,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虽然正风肃纪得民心、顺民意,但要真正落到实处,还是要在“调查研究”上下一番功夫——做到状况一线掌握,思路一线构建,问题一线解决,作风一线转变,潜力一线锤炼,政绩一线检验;要在“实”的工作作风上锤炼——知实情,说实话,做实事,争当实干家。
要标本兼治,强化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要是事情紧急的话就先治标,否则先治本比较好。“标本”是中医学术语,通过辨别疾病各方面的主次、轻重、缓急来决定治疗的原则。造成疾病的原因是“本”,疾病产生的症状是“标”;患者的身体素质是“本”,外来疾病是“标”。在不同疾病或疾病的不同阶段,用标本理论分析病情和确定治疗的轻重缓急时,存在不同的情况。当病势和缓时,本是病变的关键,也是治疗的要点,但在新病或疾病发展中出现危重情况时,标又成为病变的关键、治疗的重点。制度是保障,监督是关键。要从严管理,从严监督。透过阶段性的治标,让每一个党员干部“内修于心、外正其行”,做到“知所循、知所守、知所惧”,严肃纪律,正风肃纪。
要提速增效,打造品。“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在这个位置上就要做这个位置上该做的事,从事那个职位就要尽到自己的责任。作为一名党的好干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就要具有责任感,勇于担当。既然群众选择了我们,坐在这个位置上就要对群众负责,做一名有责任、有担当、有作为的好干部。开展正风肃纪,治理“庸懒散慢奢”的风暴,强化为民服务理念,治懒治庸问责问效,简化办事流程,严格考核管理,畅通监督渠道,正风肃纪,提速增效,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塑造良好的品德。
打铁还需自身硬。领导干部只有带头清廉做人、高效做事,锻造过硬的作风,才能真正实现风清气正、和谐社会,才能持续传递社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