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企业文化 > 能投刊物 > 能投文苑 > 散文

【散文】杨成光:从黑井到元永井:那些盐水里流传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8-10-11 点击量:1

黑井、阿(陋)井、元永井被称为楚雄的“三井”,此地人被称为“三井人”。历史上“三井人”的精明、勤奋和闯劲是出了名的,据说这些禀赋,都与盐息息相关。

 

黑井

这是一个充满着传奇色彩的千年盐都。自南诏时期开始,黑井盐就成为专供王室的贡盐,元代起中央在黑井设置盐运衙门,明朝设立了盐课提举司,大力开发黑井,至清朝黑井盐业达到鼎盛。因为终日煮盐,小镇的上空永远弥漫着一层烟雾,春夏无蚊,秋冬无霜,所以黑井还有另外一个美丽却鲜为人知的名字——“烟溪”。而驰名中外的云南宣威火腿,是一定要用黑井盐腌制的。

黑井出文人,而且文风昌盛。自明朝以来就一直提倡教育至上,单清朝一代就有八人考中进士,民国年间黑井的书院还担负着为云南讲武堂输送人才的任务。现今听起来有一点“民族口音”的黑井话,当年可是引以为豪的“官方语言”;保存至今的武家大院、节孝牌坊、五马桥、古戏台、黑牛井、古盐坊……处处流露着中国古代文化的浓厚气息。

 

阿井

阿井原名阿陋井,距禄丰县城32公里。该地自从唐宋时期就开始采盐,明清时期是采盐的盛产期,设置盐课使管理盐务,民国时期设督煎督销局、盐场场务局管理盐政,时属盐兴县。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盐矿储量衰减,含硝量较高,开采技术落后,加之沿海地区、其它地区产盐量高,交通的逐步改善等因素存在,阿井盐场开始迅速滑落且停产。阿井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曾有文庙、魁阁楼、大龙祠、戏台、盐务公署等标志性建筑,现除了古三街,还有四方街、古井、古桥、古院落,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明代建造的古寺庙觉性庵,这里青山环抱、树林茂密,来往烧香许愿的香客络绎不绝。

阿井人的勤劳广为人知。每天清晨,你会轻易地发现,上至七旬垂髫,下至五岁黄发,总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即便到了千里之外,阿井人也能凭着自己的勤奋,轻松觅得一份工作养家糊口。

 

元永井

元永井坐落于禄丰县舍资镇两山夹峙、幽静偏远的深山沟中,谓之“两山对峙,一水中流”。 四周山脉蜿蜒起伏,绵亘不断,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古代因猿猴聚居而叫“猴子箐”。明洪武年(公元13681398年)间,当地人因见群猴舔石而发现有盐,遂开凿盐井,又名“猴井”,至万历年间开凿了较大规模的盐井——“元兴井”和“永济井”,后两井定名“元永井”。至今已有600余年开采历史。明末清初的元永井,盐灶、商铺、马店众相林立,狭窄的山沟街市居然汇聚到两万余人,人流摩肩接踵,川流不息,热闹非凡,铃响叮铛,马帮不绝,情景蔚为壮观。随着盐井的兴盛,盐运驿道和人马道也在不断延伸,所产食盐经南方丝绸古道——滇洱道,人背马驮运销全省。1936年红军长征过云南时,肖克部队曾经过元永井。

元永井人的敢拼敢闯是出了名的。著名的云南讲武堂“模范二朱(朱德、朱培德)”之一的朱培德,就出生于禄丰县一平浪盐矿元永井矿区。从“夹皮沟”里走出来的朱将军,历经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北伐战争,终生追随孙中山先生,一生戎马战功卓著,官至江西省主席,参谋总长,代理总司令、军委办公厅主任,军衔至一级陆军上将。而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当很多人都不知道省城在哪的时候,一批元永井人便“闯”到老昆明市中心顺城街,几乎买下了一条街的铺面。

 

爱国将领、“盐神”张冲创建一平浪盐矿

黑井、阿井、元永井本无多大干系,却因了一位伟人、一段盐缘,将彼此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位伟人便是家喻户晓的云南爱国将领张冲;这段盐缘,便是张冲创建一平浪盐矿的壮举。

张冲原名绍禹,字云鹏。20世纪20年代初,在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情况下他揭竿而起,组织农民反抗贪官污吏,因倾慕《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的刚正不阿,遂改名字为张冲。他杀过贪官污吏,劫过富豪,任过国民党旅长、师长、军长、云南盐运使等职,台儿庄战役成为“抗日名将”,1946年到延安,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初张冲回到云南,被任命为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兼云南民委副主任,后改任副省长兼省民委主任,又兼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民委副主任、凉山临时军政委员会主席等职,1978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19801030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0岁。

1931年张冲在云南省主席龙云手下任旅长兼盐运使。当时,云南正闹盐荒,云南人吃的井盐全部被操纵在少数地方贵族、大商人、灶户手中,盐的产量少、质量差、价格贵,造成了“斗米斤盐”、“盐贵如银”的混乱局面,很多老百姓只能吃淡食。盐运使是个肥缺,但张冲没有乘机发财之心,而是立志要办好利国利民的盐业。为此他深入明清时期就很有名的禄丰县黑井、元永井、阿陋井古盐场考察,掌握食盐生产实情,积极献身改革事业。

  通过踏勘3个古盐场亲见百姓淡食之苦。许多青年为躲避兵役或生活所逼,背井离乡来到矿山盼寻生路,但到处都遭受着残酷剥削和压迫;多数矿工收入微薄,生病无药医、死了无钱埋;许多人空手而来、含泪而去,有的甚至葬身工地。当时矿区流传着这样的诗句:“月亮出来照四方,熬盐工人泪汪汪。监工就像催命鬼,灶户赛过活阎王。”那些富人坐着花轿滑竿招摇过市,而穷人身负百斤寸步难行。此情此景引发了富有正义感的张冲一定要为人民解决这一难题的决心。张冲拟定了盐政改革的方案上报省府,经省务会议通过核准实施。方案分析了盐产锐减的原因主要是盐政腐败、灶户奸商垄断操纵谋取暴利,经营者意志衰退,灶户越添越多,丁份制使生产规模越来越小,生产日衰、成本日高,以致形成有丁无灶、有灶无钱、有卤无柴、有丁无劳等弊端;建议厉行改革,要求灶户互相联络,合力并盐,提高产量,减少开支,免归淘汰。但此方案遭到灶户的反对,回答是“父子兄弟也办不到”,灶户还公开说:“我们世世代代的生活,都靠本盐矿卤,万不可尽量采汲,应当珍惜节采,以免井矿采完,子孙后代无依靠,逐日凋零,岌岌可危”。然而这些并未阻碍张冲的改革步伐,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

张冲虚心向工程专家学习,改进制盐引卤的生产技术。他用了1个月的时间,出巡黑井、元永井、阿陋井3个盐场考察。在巡视井场中发现,各井灶户长期使用柴薪煎盐,盐井附近森林砍伐殆尽,柴薪运费倍增,盐价昂贵,一旦柴源断竭,云南盐业必由此而崩溃。为改变这种困境,通过实地踏勘,他在元永井、阿陋井周围发现一平浪周围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价格便宜,便提出了“移煤就卤”设想——即将一平浪丰富的煤,运到卤水丰富的矿区煎盐。他立即聘请法国工程师瓦雷和罗紫台进行若干次用煤煎卤的试验,最后取得成功。但是煎盐成本还是较高,经多次查勘,意外发现元永井的地势比一平浪高(自然高差近300米),并有溪流相通,又无高山阻拦。张冲灵机一动,又设想是否可把卤水引到一平浪,实现“移卤就煤”更为经济合理。于是大胆提出移元永井盐卤到一平浪就煤煎盐,即将最初的“移煤就卤”改成最终的“移卤就煤”——由此诞生了制盐史上伟大的“移卤就煤”壮举。

他亲自主持规划和设计,用了近1年时间,拟定了一份论证充分的“移卤就煤”可行性研究报告呈省府批准,获得通过。于是他开始主持进行元永井盐井设计开凿、21公里输卤沟设计建设、元一公路建设、一平浪制盐厂房设计建设和新的羊桥箐采煤场的建设,这些重大的“移卤就煤”系列工程无不凝聚着创新、环保的精神。在此期间,他毅然辞去云南盐运使职务,专职一平浪盐矿工程处督办并亲任指挥长。他坐镇指挥兵工4000余人,力排阻挠,艰苦施工。19379月,长达21公里、宽近3米的“移卤就煤”输卤釉沟工程竣工。一平浪盐矿投产后,煎出的盐色白、质好、味佳。每百斤成本合滇币23元,加税饷60元,比柴煎盐降低30元,以年产2125万斤计,年节省滇币637.5万,相当于建矿5年来的总投资,产量比过去提高245倍。若再加上盐卤自流入盐场节约的运费又是一笔惊人的数字。当时在云南省内,其经济效益仅次于当时的大企业个旧。“盐都”一平浪与“锡都”个旧、“铜都”东川并列成为省内 三都之一。张冲由此被誉为云南的“盐神”。

张冲实施“移卤就煤”系统工程,创建一平浪盐矿,被誉为“云南盐业之一大改革”,是云南工业史上的一大奇迹,是盐业史上的一大创举。此工程既保护了宝贵的森林资源,又使地下的煤炭资源得到开发利用,是个典型的“创新环保工程”,用八十年后今天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创建了“绿色矿山”。他的成功开拓了云南省盐、煤工业发展的新路子,同时也推动了全省各产盐区炉灶生产改革。盐矿的建成极大地降低了制盐成本,平抑了盐价,促进盐、煤两矿和其他企业蓬勃发展,从而使一平浪镇成为一个典型的工业乡镇,同时这里依然是青山环绕碧水长流的美丽乡镇。

  在随后的发展中,一平浪盐矿又创造了闻名全国的“四个第一”:第一家采用现代真空制盐,第一家采用特低品位硐室水溶开采法,第一家采用冷冻法提硝,第一家采用食盐加碘。

光阴荏苒,湮没了荒城古道;日月如梭,荒芜了烽火边城。变化的是沧桑,不变的,是千百年来生生不息流淌的盐水,以及盐水中流传的不朽故事。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日新中路616号云南能投集团集控综合楼 电话:+86 0871-64980000 传真:+86 0871-64981111
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滇ICP备13005863号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145